让孩子“善用短视频”需要“多向奔赴”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2023-05-19 17:02:44


【资料图】

从“防游戏”到“防短视频”,似乎每出现一种网络流行应用,都会让家长如临大敌。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也随之启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一直有个观点:家庭是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她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家长对孩子短视频使用行为的焦虑与干预,可能成为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新课题。“其实,家长要尊重数字一代的学习方式和休闲需求,对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加以引导。”(《科技日报》5月15日《让孩子善用短视频》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3-05/15/content_553225.htm?div=-1)

连成年人都控制不了经常要“刷刷刷”的短视频,已经进入青少年的生活。据《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互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众所周知,短视频平台题材多样,浏览门槛低,如果不加以控制,成年人中 “时间不知刷哪儿了”情形必然屡见不鲜。在。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辨别力不高、沉浸警示能力不足、容易被娱乐性和趣味性刺激性信息诱引的未成年人群体中,“沉刷族”更会愈演愈烈,相对于群体庞大的未成年人短视频受众群体而言,这确实让人担忧。

过度沉湎短视频除了浪费未成年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之外,长久沉湎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易被负面信息诱唆、损害视力健康、被不正确价值观和审美观左右判断、沉湎过度短视频娱乐消费、不利于健康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塑等负面隐患,更让众多家长担忧焦虑。而现实中个别家长粗暴没收手机、卸载短视频APP等叫停孩子浏览短视频行为、为浏览段视频而出现亲子“躲猫猫”游戏、上演“家庭短视频冲突大战”等也是屡见不鲜,这些更是让全社会都关注的话题。

不可否认,网络短视频也是一把“双刃剑”,内容健康积极、传播正能量的短视频无疑也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但一旦超过“精神食粮”的“度”而沦为“沉湎诱惑”,短视频注定将走向偏离健康成长引导的“畸”。因此,从未成年人成长发育特点、网络信息收纳利用特点、健康信息使用和健康成长需求满足角度等出发,对短视频最需要的态度是科学利用,对未成年人浏览段视频行为最需要的干预是尊重其爱好和选择基础上的理性干预,最终的理想效果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善用短视频”。

让孩子“善用短视频,仅仅靠孩子的自我约束是不可能的,靠家长的简单粗暴干预是不理性的,没有短视频平台的审核把关和社会责任履行到位更是不够的。要达到让孩子“善用短视频”,孩子、家长、教育、社会诸方面因素一个都不能少,都应该“多向奔赴”共同发力。首先,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要从引导孩子树立健康审美观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能科学面对短视频的“双刃剑”正反两面特点入手,开展引导教育,利用学校班队会、专题德育活动、学校宣传教育等方式,让每个孩子正确面对、认识、接受、利用短视频,既做到科学理性浏览使用短视频信息,又能明辨是非,在教育干预、教师管理干预、学生相互监督和自我监督干预相结合的氛围下,科学、理性面对短视频信息,不至于过度沉湎和失序浏览短视频信息。另外学校可以在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基础上,鼓励未成年人参与评价、制作、传播正能量短视频,这也是一种积极理性引导与主体能动作用的理性结果。其次,家长要从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文化氛围角度,在自觉带头做好科学理性浏览短视频信息基础上,多走进孩子,俯下身子陪伴孩子,采取陪孩子看、和孩子一起共品位、共评价价、共参与短视频信息浏览和使用,履行好监护责任,关注孩子的生活,注意用健康积极的方式引导孩子纾解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并通过与孩子一起共话短视频优劣短缺、共话如何防范网络欺诈和消费陷阱、如何科学点赞互动、如何有规律作息生活防止成眠短视频给孩子视力健康、生活安全构成威胁等,健康和谐的亲子沟通交流以及“涉频话题”互动,也能从根本上化解孩子的“短视频焦虑”。

更关键的一点是,短视频平台、网信和网络信息监管职能部门要依法履职尽责,在网络信息传播审核把关、违法违规网络信息发布传播、青少年模式开发利用、短视频信息分级分类监管、健康科学短视频信息供给、新媒介秩序整顿、网络清朗空间打造等方面,履职尽责,这样也能从根本上规范短视频供给和短视频平台算法规则侵袭未成人对象。这样的“多向奔赴”氛围营造,对于实现让孩子“善用短视频”愿景而言,才是可期场景和美好未来。

关键词:

为你推荐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家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