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条”实施百日观察⑧丨从一个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的运行看营商环境的优化_全球头条
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 海报制作 张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故事切片】
政策精准匹配,让企业办事有速度、政务服务有温度
“你看,轻轻一点,所有政策都出来了。”6月12日,巴中市恩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玉和打开“四川省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的网站,随着指尖一动,网站窗口弹出了所有助企纾困政策。
公司是一家从事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去年6月才落户巴中市恩阳区,9月就正式投产。
“我们是从外省产业转移过来的企业,刚开始还担心‘水土不服’。”刘玉和说。让他意外的是,企业落地后,当地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向他们发放了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同时宣传四川省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可以在平台上一键查询各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还能实现精准匹配。
除了让政策直达企业,政府部门还通过重塑工作流程,通过免申即享、线上申报、线上审批等方式,让奖补资金尽快拨付,让惠企措施更加高效。为了让民营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惠企政策,巴中市恩阳区还首创“恩阳跑团”服务,为企业提供帮代办服务。
“从申报到资金兑现,不到一个月。”刘玉和说,今年4月他们拿到了一笔16万元的稳岗补贴,最近又申领到了200万元的产业转移奖补资金。这些惠企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不仅减轻了企业发展初期的资金压力,还能帮助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增加企业竞争力。
惠企政策一站式获取、资金拨付更加高效,也让企业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这样的平台让企业办事有速度、政务服务有温度。”刘玉和坦言,现在每天打开“四川省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网站浏览惠企政策和服务信息,已经成为他的一个工作习惯。
【记者观察】
政府靠前服务,变被动的“企业找政策”为主动的“政策找企业”
近年来,我省出台了很多有含金量的惠企政策,对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调研中也发现,由于政策数量多、信息发布渠道分散、方式不统一,一些民营企业对相关政策的知晓度较低,不能有效享受到政策红利。
基于此,2019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省民营办)牵头建设“四川省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平台汇集政策服务、企业诉求、金融服务、企业服务四项功能,归集了国家、省、市各类助企纾困政策,让企业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获取政策。
推出服务平台只是一个开头,还得让平台真正发挥实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地政府部门均在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平台更好落地。
为了确保政策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我省已组织省级成员单位、市(州)民营办建立“省市县+行业”的政策归集机制,督导相关部门、市(州)民营办及时梳理归集新发布的涉企政策,按时上传至平台,并定期开展存量政策数据查核、移除等工作,保持政策常态化更新。同时平台上专门设立了“政策明白卡”专区,方便企业查询所在市州、所在行业的细化政策。
在采访中,还有不少企业反映,面对海量的政策,企业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政策时犹如大海捞针。如何实现政策和企业的精准匹配?
对此,平台专门设计了精准推送功能。记者从省民营办了解到,针对平台注册用户,平台以企业画像分析系统为基础,可以按企业需求、行业、领域、地域、规模等特点,智能匹配政策,为企业提供精准推送服务,使“企业找政策”变成“政策找企业”。除此之外,平台还集纳了金融服务、企业咨询等多种服务,可以说是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记者发现,不少企业已在平台上提出诉求,比如就业支持、融资贷款、人才引进等问题。
“我们年初在平台上提出,希望政府帮忙解决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问题,很快就有了回应。”四川巨星铭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波说,今年巴中市探索推出了“编制吸引、政招企用”人才引进新模式,为民营企业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充实了企业专业人才队伍。
可以看到,平台运行以来,已有效提升了企业获得和兑现政策的便利性。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3700个省市县相关单位入驻四川省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归集涉企政策2847条,发布政策2389条,向民营企业精准推送政策16余万条次;电子“政策明白卡”动态更新459条,社会公众浏览量达256万余次。其中,省政府《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及相关解读在平台重点进行展示。
搭建智能服务平台是一个营商环境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看到政府部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的意识,以及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当政府靠前服务,被动的“企业找政策”变为主动的“政策找企业”,好政策更容易找得到,“真金白银”更快精准兑现,区域发展的吸引力自然也会更高。
关键词: